您目前的位置:网站首页>校园新闻>正文

【博喻·全视角之导】垃圾分类,一起做一件让世界变美好的事

来源: 发表时间:2021-04-28 阅读次数:892

友善是一种行动,不是为了拥有它才去做,而是开始做了就会拥有。

提起“友善”,你会想到什么?

是同学之间友好互助

是家人之间温馨相处

是对小动物的爱护照顾

还是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

都是


清晨的小学园,一如既往地响着琅琅书声,活跃着元气满满的小身影。今日的不同,是迎来了温江区教育局副局长李双渡、区综合执法局四级调研员何光德、固废处置管理科负责人杨应威一行到校视导工作。赵蓉校长携学校行政陪同李局长一行参观校园,向李局长一行介绍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情况。

校园的垃圾分类工作做得怎么样呢?

小学园开办时间虽然不到一年,但是动人的故事很多,也很长,要说“垃圾分类”,我们还得从一进大门映入眼帘的“博喻”两个字说起。

《礼记·学记》:“君子知至学之难易,而知其美恶,然后能博喻。能博喻,然后能为师。” 孔颖达疏:“博喻,广晓也……能博喻,然后能为师者,前能广解,后乃可为人作师也。”

在博喻文化引领下,我们培养的少年应该是这样的:博学多闻、体健德美,是面向未来蓬勃成长的少年。着眼于素养的根源和孩子未来发展,我们通过“每日一赞”、“每周一礼”、“每月一品”,为每一粒“小才籽”的全面发展、个性凸显、未来生长内蕴优质的全员、全程、全方位的德育生态,助力他们在未来充满活力,千姿百态地绽放出生命的光彩。

三月,新学期伊始,我们的“一月一品”主题是“友善”。当我们教导儿童“友善”时,我们除了让儿童学会与人友善,还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融入其中。从“垃圾”这一小小的议题开始,带着孩子一起践行环保、拥抱大自然。

揭秘垃圾,改变意识

3月1日,《成都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》正式实施,意味着成都正式进入生活垃圾分类时代!这是一场习惯的革命,我们深刻认识到其中的重要意义。我们聘请专家当“校园环境友善大使”,获得海科社区的精准指导,开展师生教职员工科普大讲堂,召开保洁、食堂、安保工作人员培训,布置校园、教室内外文化墙,孩子们绘制小报、制作手工垃圾桶,开展“垃圾分类”知识水平测试……从意识上改变人们以往对待垃圾的态度。

积极行动,分类投放

未来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什么样子,就取决于现在的行动。当师生的意识在改变,行动就自然出现了。校园里,我们根据学习、生活、办公需求,在不同位置摆放分类垃圾桶。在垃圾集中投放处,张贴提示内容引导大家分类投放。校园里,无论是老师、工人,还是小才籽,都能做到垃圾分类投放。

教室里常常出现的铅笔屑、粉笔头投入其他垃圾;用完的作业本属于可回收物;在食堂吃完午餐后,大家会把餐巾纸和食物残渣分开,再分别投放到其他垃圾桶和厨余垃圾桶。不仅如此,不可忽略的是那些小手的力量。一双双小手带动了家人的大手——孩子回家当家人的小老师,和家长分享垃圾分类知识,还和家人一起参与家务劳动,清理家里的垃圾,进行分类投放。与人友善,与大自然友善,我们正在将垃圾分类变成自然而然的习惯!

减少垃圾,节约资源

在垃圾分类投放的过程中,大家开始思考这样一个问题:那些垃圾,真的就只能扔掉了吗?孩子们的思考和动手能力远比我们想象的厉害,喝完的酸奶盒做成了分类垃圾桶,包装纸箱做成了可爱的机器人、宫西达野的霸王龙,堆放的木头做成了我们这个月的品格小精灵——小鹿。吃饭的时候,这些饭菜,真的要倒掉了吗?农民伯伯种粮食真辛苦,我不能这么挑食,还是吃干净吧!要不然倒掉就变成厨余垃圾了。自带水壶,少用纸杯、少喝矿泉水,我们也可以做到!减少垃圾,让我们一起做一件对社会和自然真正有意义的事情!

李局长一行对学校垃圾分类工作高度赞扬,称之为“标杆”,在参观校园环境中也对我校井然有序的教育教学工作大为肯定,同时也对我校下一步工作的开展做了重要指示。

一次迎导,一次交流,一次总结,一次反思。

对我们而言,“迎”来的是各界领导对小学园博喻教育的肯定;“留”下的是在追求“大先生”、培养“小才籽”之路上的思考和探索。在未来,我们期待和更多教育资源产生联结,立大德,树善人,让每一个“小才籽”都能成长为最好的自己!





【文字】学生发展中心

【编辑】刘彦文

【审核】钟世龙